
先讓大家看台灣棒球界的代表人物陳金鋒的打擊慢動作
http://www.youtube.com/watch?v=xxcfA7MMWcc (這球從達比休有手中打出HR)
雖然他的姿勢不一定每個人都能辦到,但這究竟是個大方向
大家可以隨時停格來觀察他每個動作的細節
簡單分析一下他的打擊姿勢的重點
一開始準備動作是如何其實都無所謂
MLB的也是有一堆打者有奇形怪狀的準備動作
但仔細觀察每個人 一旦進入揮擊狀態後
大家的姿勢都大同小異
差別只在於揮棒的速度和擊球點的掌握
首先講上半身
進入揮擊狀態後手腕的位置通常是在肩膀的後方附近
並且要有點後拉的感覺
太高或太低都會造成旋轉不順
而擊球點的設定以手完全伸直時擊中球為原則
意思是當你擊中球時你的整隻手最好能延伸到最極限
所以一般內角球的最佳擊球點會在靠近本壘板的前方
外角球則是比較靠近身體
重點就是手要打直才會有力量
另外球棒的甜蜜點大概是距離棒頭10CM我想大家應該都知道
大家可以自行拿棒狀物想像一下
至於下半身姿勢的部份我想就是能否打出長打的關鍵
但這部份很難練成
首先後腳的部份
一開始的站位我觀察過棒球選手都會刻意把後腳往後移一點
這樣有助於揮擊時讓整個下半身繃的更緊
再來是進入揮擊過程時抬前腳的部份
這個要看個人 我是覺得有前跨會比較順
因為壘球不像棒球一樣球速那麼快
打棒球時當投手出手的瞬間就要判斷是好壞球,是否要揮擊
抬腳對於有些人可能會來不及出棒
但是壘球則有充裕的時間抓出棒時機
前跨連續的動作大致如下
前腳抬起 => 後腳伸直 => 前腳跨出 => 前腳踩死 => 後腳彎曲
=> 後腳尖旋轉 => 前腳伸直 => 擊中球
重點在於跨步一定要夠大 才能夠把下半身鎖死 力量才出的來
對於沒有跨步習慣的人一開始腳步就要張的很大
另一個重點就是擊中球的時候前腳要伸直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